課桌文化閑談
所謂“課桌文化”,並非何種高深的文化流派,而是廣泛流行於各大高校教室裏麵課桌上的文字牛皮癬。此種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仔細研究一下真是內容無所不有,形式各種各色。偶爾還會冒出幾句驚世駭俗的處世名言或人生哲理,實在是叫人歎為觀止。
那麽,課桌文化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
課桌文化源遠流長,具體起源時間已經無從考證,據有確切文字記載的資料來看,大抵在魯迅先生私塾求學時期就已經興起。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曾提到:因為上課遲到,十分自責,發誓要早起,於是在課桌刻了一個“早”字。筆者認為,魯迅先生這一舉動其動機是好的,但結果卻大相徑庭。正是這個既像花苞又像火把的早字照亮了以後“課桌文化”發展的道路,開創了“課桌文化”的先河。
課桌文化的發展史是很多學生個人成長經曆的記錄和見證。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再從高中到大學,課桌文化可以說是一路走來一路歌,幾乎每個學生都與課桌文化打過交道。
身在大學,就主要談談大學裏麵的“課桌文化”。按理說,課桌文化屬於一種很不文明的行為大學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群體具有高尚的道德和素質,這種現象應該得到有效的遏止。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課桌文化”在大學裏麵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愈演愈烈,內容更為豐富,形式更為多樣。筆者曾研究過,這種文化大致可細分為三種類型,即占座文化,小抄文化,雜文文化。
先說占座文化,顧名思義,占座文化即是為占座而表現出來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具有極強的實用性。其特點是目的性明確,書寫模式規範。一般多選用黑色加粗水筆,以楷書字體書寫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某某學院某專業占座,意在提醒其他同學此座已經被人“預訂”了。大有“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此路過,須留買路錢”古時山大王的味道。筆者就曾見到這樣一個占座標語:3月10日下午三點保險占座。筆者當時很不明白,怎麽保險還占座,後來才明白這是某位保險專業的仁兄占座呢。筆者在想,要是某位學導彈或坦克製造專業的占座的話,豈不相當可怕?稍微有點“素質”懂點“禮貌”的人會用一張小紙貼在上麵,寫道“此座已占,請勿撕毀,謝謝”。筆者認為,占座本身就是一種帶有霸道色彩的行為,這些占座的仁兄們居然能寫的如此客氣,實在是“難能可貴”啊!
試的內容提前抄在自己的桌麵上,然後見機行事。此即為打小抄,延伸到文化層麵上,即為“小抄文化”。筆者曾見到形形色色的內容,有英語,數學,毛概,鄧論,政經等等,不一而足。筆者認為,作弊本身就是一種極不道德的行為,而還要將這種劣跡加諸91视频黄片软件平時學習的課桌上麵,責殊為可惡。
再說小抄文化。小抄文化是伴隨著期末考試應運而生的一種作弊性質的文化。它主要是在考前的前一天或幾小時前迅速蔓延開來的。每逢考試的時候,一些平時學習困難而又“足智多謀”的難兄難弟,難姐難妹們便會把要考上一條: 上下床的材質分類
下一條: 課桌椅的發展速度與材質的介紹